早上七点半左右从家里出发,先到我们镇上坐短途小巴去县城,然后在县城换成中途大巴去济南市区的客运站,然后转乘公交车去济南西火车站,然后乘G126到北京南站,地铁五号线在海淀黄庄换乘十号线至西土城站,步行约半小时回到我在北医的宿舍。
这是今天的行动路线,简简单单回趟家,各种转车各种折腾,终于又回来了。帝都,蓝天上点缀着白云,白花花的太阳晃眼睛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燥热的气息,地面也是干燥的,全然看不出一天之前水漫帝都的景象,又或者水漫帝都只是波及部分城区,海淀区学院路这边幸免于难了?无论是怎样的情形,帝都都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城市。
在网上看到了7月21日特大暴雨精彩图片的集锦,看到了因为抢救被困村民壮烈牺牲的那位派出所的所长,看到媒体对帝都的质问,“经过多年的治理,经过2008年奥运会的考验,北京的防涝排水系统仍然难以让人满意”,这种状况何时是个头?咱心里明白,作为平头小老百姓争来争去的,也起不到什么作用;但心里还是觉得挺羞愧的,一国之首都,号称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各种中心枢纽的国际化大都市,动不动的就被内涝给淹了,这个在世界上有没有类似的情形?没考证过就不乱讲了,但疑似在哪里见过,讲到北宋还是南宋的都城,给排水系统就已经非常发达了,现在技术莫不是还倒退了?
说点别的。
这次回家做和谐号发现一个问题,自动取票机无法发售学生票,必须去人工售票窗口取票,而人工窗口永远都是堵着一大堆人,各种事妈事爸为了一张火车票的选择,唠叨啰嗦五六分钟甚至十几分钟,拜拜托能不能提前做点准备工作?是的,能够且会上网查票的在少数,但车站能不能固定出网络和电话订票的取票窗口来?现在是有这样的窗口,但似乎是流动性质的,还偶有现金购票的大叔大妈插队进来。
还说学生票的问题,这次回家都是在网上订票,然后去车站取票的,自动取票机无法发挥作用,直接刷二代身份证也无法验票乘车,就逼迫的我到人工窗口排队取票,往返两次本来都已经提前四十分钟到了火车站,可由于人工窗口速度实在成问题,都差点因为取不到票而耽误乘车。所以就想了,能不能在自动取票机上安装一个识别学生优惠磁条的模块,这样也能自动发售学生票了?
回北京坐的是G126,在我的座位前面一排是一对中年夫妇,还带了个孩子,听口音为东三省那嘎达的。开始的时候我没过多注意他们,上车就闭着眼睛睡觉了,后来在半睡半醒间被他们吵醒了,以我的智商,我实在难以解释我所看到的那一幕,丈夫站在过道里,试图在妻子身上捣一拳又拍一巴掌,嘴里还大声嚷嚷着,“你再……看我扇你,X你奶奶的”,妻子则坐在座位上做出各种防御动作,中间还夹杂着孩子的高声尖叫,似乎是在骂他的爸爸。两口子不是真的在干仗,从他们对话的语气里感觉像是在开玩笑,各种叽叽嘎嘎、嘻嘻哈哈!
泥煤的尼玛的,我在心里问候了他俩好多遍,能不能注意一下素质,你们是在公共场合知道不?同一节车厢里面其他乘客的异样眼光感觉不到?泥煤的脸皮该有多厚?能不能别把两口子在闺房里的各种恶趣味表演给大家看?!还有那大老爷们,用我们老家的土话讲,“戳一把儿撩一下儿,没泥煤的正形儿”,真让同为男人的我感到惭愧。
回到北京第一夜,不知不觉就唠叨这么多,室友回家度假还没回来,看来我要过几天独守空房的日子了,准备碎觉。
= =东北滴 不解释
东三省那嘎达的路过,那夫妇真让人无语O__O”…
@姗宝: 嗯,我倒不是针对那嘎达,主要是凑巧了,那一对儿正好是三省的,真心觉得素质有限。
Peking这个词是亮点!
据说北京的火车票有这样印的:Beijing South、Beijing Xi?
@豆腐面: 国人多说beijing,洋人多讲peking,大抵是发音不标准吧。那个火车票的事情,我还真没关注过,粗心了。
@啄木游弋: peking是以前的旧称啊,很多国家一直都还这么用。
这个我没考据过,只是看北京大学一直被称为peking university,还有tsinghua university的用法,估计是老外舌头构造不一样,直接音译出来的,然后就流传到现在了。
讨厌在公共场合吸烟的人。
每次我都会捂住鼻子可是某些人一点感觉都没有!!!
大声说话也不好,嗯。
同感。公共场所就要有公共场所的做派,不好把自己在家里或其他私人场合的坏习惯带过去。
我在上海,要回东莞了,远着呢,还是博主方便啊。